如果说林业产业是最大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那么被称为东方雄狮的中国正在依托林业产业的发展,浓墨重彩为自己的如画江山增色,工笔细描为国民的美好生活添彩。
干鲜果和花卉量名列世界前茅,全国人均水果占有量超过85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成为林业第一产业的亮点。
以木、竹加工等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前两年达到20%,森林旅游业近几年的直接旅游收入每年以20%多的速度增长,全国森林公园创造社会综合旅游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森林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900亿美元,中国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
……
一个个详实的数据无不昭示着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成就,而与之相伴生的是包括经济生活在内的悄然改变。
林业经济实现了由“砍伐森林树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林业经济的发展过去主要是利用木材的价值,靠“砍树”来实现,现在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生态价值,靠“看树”来实现。
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耕地为主”向“耕地林地并重”的转变。过去农民主要是向18亿亩耕地要效益,现在通过集体林改,农民把27亿亩集体山林当作大舞台,通过精心经营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上演了一幕幕“发家致富”的神奇剧目。林改县农民林业收入占人均年收入20%以上,重点林区县甚至超过60%。
山川越来越秀丽,生态越来越优良,生活越来越富足,是林业人的不懈追求。“十二五”,中国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以发展林业富民产业为重心,舞动林业产业这支多彩画笔,倾情写意独具魅力的东方美。
我国将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
在2011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总结“十一五”林业产业工作时说,“十一五”林业产业发展连续迈上了两个大台阶, 中国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林业产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一是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和花卉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2005年全国林业产值只有8400多亿元,2006年超过1万亿元,2010年突破2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由“十五”末的400多亿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二是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52∶41∶7调整为目前的38∶53∶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三是产业素质实现新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林产品质量继续提高,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工农合作更加紧密,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2011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提出,按照“十二五”我国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十二五”时期在全面完成各项林业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林业产业将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富民产业,着力提升林业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
——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产业。以建立优质高效木材生产基地为重点,切实增强木材等原材料供应能力。
当前林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造林绿化难度加大。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干热河谷等地区,造林难度大,成果巩固难。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虽然达到9.26亿亩,稳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我国人工林平均每亩蓄积只有3.26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5-1/10,我国木材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木材及木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木,已占国内总消费量的43.6%。统计各类森林资源可知,目前我国有7亿多亩中幼龄林亟待抚育,4亿多亩低产林亟待改造。我们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经营森林,精心抚育森林,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根据以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现有条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立优质高效的木材生产基地,是切实增强木材等原材料供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林产工业。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重点,不断提升林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目前,我国人造板、家具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生产规模接近1亿立方米,是世界人造板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国际木业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松香、活性炭等主要林化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松香年产量达80余万吨,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全国林产化工产业年产值已达1500亿元以上。但是,我国以木材加工产业、林产化工产业为龙头的林产工业仍然存在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国际标准话语权等问题。林产工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向精深加工迈进,丰富产品种类,改进加工工艺,增加科技含量,全面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以优化品种结构和强化经营管理为重点,大力发展油茶、核桃、枣等木本粮油。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高达60%,每年需净进口800多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油料进口大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45%,油菜籽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12%。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今后还将呈刚性增长态势,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有近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木本粮油发展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现有木本粮油8000万亩,而适宜发展木本粮油的土地有1.6亿亩,如果将这些土地全部开发出来,能得到近1亿亩耕地的粮油产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我国解决粮油问题的回旋余地。国家对发展木本粮油产业高度重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使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7000万亩,全国年产茶油250万吨左右,占到全国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20%以上。
——森林旅游产业。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景观资源为重点,不断壮大绿色低碳林业产业规模。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森林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且展示出光明前景。早在1977年,美国每年的森林旅游消费就突破1600亿美元,超过石油工业,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森林旅游的人数高达20多亿人次,几乎是美国人口的10倍,每年消费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约占美国家庭收入的1/8。我国森林旅游业近年来也一直呈快速发展之势,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直接旅游收入每年以20%多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总数首次超过3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旅游产值2000多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林下经济产业。以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实现林业以短养长和农民快速致富。
实践证明,林下经济产业可操作性强,易推广,成本相对较低,见效快。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林农牧复合经营,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增收致富,应该是今后产业工作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之一。
——竹产业。以竹林资源培育和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竹产业带。
我国竹藤资源十分丰富。全球1200多种竹子中我国有500余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现有竹林面积484多万公顷,年产竹子11.5亿根。全球600多种棕榈藤植物中我国有61种,最高年产野生藤6500吨。我国竹藤资源的储量、产量、产品种类及加工利用水平均居世界首位,具有做强做大竹藤产业的良好基础。目前,我国竹产业年产值已超过7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竹藤产品出口177个国家,直接从事竹产业的人员超过3500万,主要竹产区农民收入的30%来自竹产业。但是,我国竹产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规模小、可工业化利用竹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我们应该遵循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调整优化竹藤资源培育产业,不断壮大竹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竹文化产业,实现竹藤产业产、加、销一条龙发展。
——花卉苗木产业。以培育特色花卉和绿化苗木为重点,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花卉苗木需求。
花卉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目前,全球花卉年消费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贸易额100多亿美元。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截至2009年底,全国花卉生产面积达77.5万公顷,销售额667亿元,出口额3.99亿美元。与花卉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卉业还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大力发展花卉业,应该以培育特色花卉和绿化苗木为重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林业生物产业。以挖掘林地资源和物种资源潜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因材料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争取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我国有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树种154种,每年还有大量枝桠剩余物,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关键在于加强能源林基地建设,挖掘林地资源和物种资源潜力,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加强林业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和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攻关,形成可产业化推广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储备。
|